关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我县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落实好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提高非公经济对我县财政的贡献率,根据政协香格里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对我县非公经济进行调研”的安排,2011年5月24日至5月30日县政协组成了由陈有礼副主席任组长,政协各专委、办公室以及县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非公经济发展调研组,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题调研,通过访谈,充分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分别走访了虎跳峡、瓯能水电开发公司、香格里拉松茸园区、宏达酒店、藏龙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县民贸大楼,并逐一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加速和全面建设香格里拉县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非公经济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省委、省政府配套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我县非公经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对拉动香格里拉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顺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势,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把主攻非公有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切入点,把落实各项举措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着力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县非公有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2011年4月30止,全县共有私营企业560家,注册资金269869万元;个体工商户6388户,从业人员为9436人,注册资金达48133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为119户,从业人员618人,注册资金达6823万元。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包含1000万元)户数为47户,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户数为7户。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2010年,香格里拉县(县城)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完成25254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
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尤其是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国有、民营大中型企业。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经济要崛起,希望和潜力在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从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的情况看,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整体实力不强。
一是企业自身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企业从事的是二、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还有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生命力。一般性技术装备的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往往摆脱不了挤压、淘汰的结局。二是增长粗放。由于起步较低,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主要靠增加投入和铺设新摊子的外延式扩张。在产品结构上,存在资源性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专利产品、自主开发产品少。同时,非公经济还存在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矛盾。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7家,能够挑起经济发展“大梁”、支撑财政持续增长的大企业不多,缺乏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人才缺乏,企业人才严重不足。
2、从非公经济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看,制约发展的因素仍很突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1)融资难。融资难是企业反映非常普遍、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如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经营状况不佳、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自身实力不强,信用不高、抵押或担保不足等;也有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如门槛高、环节多、时间长等;还有政府部门及中介等方面的原因,如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工作滞后,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抵押登记、评估等费用过高等等。
(2)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缺乏熟练技术工人,一些年轻人掌握一定技能后,流向外地。随着一批用工量大的企业相继落户和投产,招工难的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3、从政府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层面看,各项配套措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是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突出表现在,民间资本还没有有效激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原因,如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一般号召上;有观念方面的原因,存在不敢试、不敢闯、不敢冒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有服务方面的原因,如全民创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资金、技术、项目配套服务措施滞后等等。二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目前,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职责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部门之间对非公经济统计、监测的信息不能共享,统计不完全、不准确,家底不清。乡镇(街道)普遍没有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没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无人办事。
三、意见与建议
1、把主攻工业园区作为主攻工业及民营经济主抓手的高度来抓。要按照找准区位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把握发展趋势、突出重点招商的要求,对园区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把发展专业园区、特色园区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重点,突出大企业有影响力企业招商,引来一个,配套一帮。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2、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要在政府搭台,银企合作上做文章,鼓励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色的信贷服务产品,简化程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对中小企业授信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财政要继续投入。要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启动”和“撬动”作用,“一花引来百只蝶”,吸取更多的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对园区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引进,财政要加大投入。三是以资金换资金。土地既是稀缺资源,也是增值资产,要通过园区商贸用地的代证、贮备、竞拍,来让土地增值,获得收益,增加投入。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把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建设。
4、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县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年度财政收入情况逐年增加。县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从民营企业上交税金地方所得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注入县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县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下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事项:(一)创业辅导和服务;(二)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三)支持技术创新;(四)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五)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项工作;(六)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5、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从本级财政预中安排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章立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6、要加大企业用工招聘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劳动就业部门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帮助企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二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培训力度,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本地企业提供合格员工。三是企业要拓宽招工渠道,多渠道招聘人才和熟练工。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7、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全县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尽快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非公经济的服务、统计、监测,做到非公经济家底清楚。
8、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说,发展的竞争,实质就是环境的竞争。要建立完善“四项制度”即服务代办制,由引资单位或园区管委会代理客商办理证照;限时服务制,确保证照审批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联合审批制,实行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以环境的大优化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9、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一是调整充实县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二是完善充实县直部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职责分工。三是坚持完善非公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四是强化工商联合会的服务职能,发挥积极作用。